夥伴,也是一種教育力量

 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不僅可以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而且伙伴還是一種教育力量,一種老師和父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據報道,英國有個家庭舉家遷往澳大利亞,原因是孩子的小伙伴全家已決定遷往那里,為了不使孩子中途失去伙伴,才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個家庭為什么這樣重視孩子的伙伴呢?因為他們的孩子生性怯懦,從小就什么都怕,連毛毛蟲都不敢碰。而鄰居家的孩子卻天生膽大,喜歡玩些有點驚險味道的游戲。兩個孩子結成伙伴后,膽小的孩子也漸漸地變得勇敢起來。


  《情感心理學》中也有這樣一個例子:上小學二年級的阿列克塞呆板、愛哭,總是一副沮喪的樣子。后來,性格堅定、情緒樂觀,又總是愛說愛笑的德米特里與他成為同桌,沒過多長時間,阿列克塞受到同桌德米特里的感染,不知不覺中竟然克服了呆板、愛哭的毛病,也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其實,伙伴教育所產生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靦腆的孩子結交性格開朗的伙伴,會變得開朗起來;脾氣火暴的孩子常和秉性溫順的孩子一起玩,各自都會吸收伙伴性格上的優點等等。“近朱者赤”是不爭的事實。


  伙伴教育不僅體現在伙伴之間的彼此影響、互相激勵上,同時,通過與小伙玩耍,孩子可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逐步走向“社會化”。美國學者給兒童制定的“社會化”標準,其中的一條就是“至少有一個同齡的朋友,并且友誼至少維持6個月之久”。


  然而,有些父母卻常常忽略伙伴的教育力量,特別是走出大雜院,住進高樓大廈之后,相互來往越來越少,一些孩子也因此失去了真正的朋友,沒有了要好的伙伴。


  父母應重視伙伴教育,為孩子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讓他們結識更多的小伙伴。


  首先,要為孩子尋找伙伴營造良好的環境。要歡迎小朋友到自己的家里來玩,也應多帶孩子到朋友家去做客,還可以將朋友、同事、鄰里組織起來,大家都帶著孩子,或是去公園,或是去郊外,或是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孩子們有相互認識、結成伙伴的機會。


  其次,要教導孩子與小伙伴友好相處,促成小伙伴之間的友愛與尊重。沒人愿意和不懂友愛、不懂謙讓的孩子做伙伴。自私的孩子、總想占別人便宜的孩子,也不會找到真正的伙伴。可是,有的母親竟這樣叮囑孩子:“自己的玩具可要看好,別讓別的孩子給你弄壞了;誰要打你一下,你就打他兩下。”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或許從來不吃虧,可他們卻很孤單,因為他們沒有朋友。


  還有,要經常提醒孩子,尋找伙伴要有一點主動精神:“要想別人成為自己的朋友,自己要先做別人的朋友。”見到小伙伴應主動打招呼,贊揚小伙伴的長處,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主動慰藉受到傷害的小伙伴,與小伙伴共享生活中的快樂,共擔一時的憂愁。這些都會贏得小伙伴的友誼,使伙伴關系日久天長。


  父母對孩子也不必過多地耳提面命,孩子們會從日常的交往中學會和睦相處和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不過有一點,父母不應當忽略,那就是伙伴之間相處,還可能有負面影響,即“近墨者黑”,比如孩子可能從小伙伴那里學會吸煙、撒謊、以強凌弱等。因此,對孩子結識伙伴還應多引導,多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