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快一點

  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做事情特別慢。

  我們不得已,經常催促孩子“快點,快點”,但是任你怎么磨破了嘴,孩子也不能加快一點點速度,沒有辦法,我們忍不住去動手幫助孩子,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往往,只要看到我們一動手,孩子索性自己就停止了,連動也不動了,后面就都成了我們自己在“忙”。如此循環往復,好長時間問題得不到改善。

  怎么才能讓孩子知道做事情要“快一點”呢?邏輯上,我們必須要先搞清楚為什么孩子不能做到“快一點”?“快一點”,是我們期待著孩子能夠通過主動調節來控制自己做事情的速度,孩子是否能做到主動調節做事情的速度,這背后需要孩子哪些心理條件的支持呢?

  第一,需要孩子懂得“什么叫做快一點”,

  第二,需要孩子懂得“為什么我要快一點”,

  第三,需要孩子具有能夠“快一點做完事情”的實際能力。

  具備這三個條件,我們催促孩子“快一點”才有實際的意義,否則,“快一點”就成了我們自己的一廂情愿,不能變成孩子的實際行動。

  怎么解決這三個問題呢?

  第一,怎么讓孩子懂得什么叫做“快一點”?

  “快”是和“慢”對應的,沒有“慢”就無所謂“快”,所以,如果強調“快、快、快”,孩子不能理解“快”的意思,就不能執行媽媽的指令。“快和慢”的衡量標準是兩個角度,一是用單位時間內做事情的數量/進度的狀態來衡量,二是用做一件事情用的時間的多少來衡量。在孩子沒有時間概念的時候,理解“快、慢”比較好的辦法是:孩子和媽媽同時開始穿鞋,媽媽先穿完,告訴孩子“媽媽穿得快,寶寶穿得慢”,孩子和媽媽同時吃飯,媽媽先吃完了,告訴孩子“媽媽吃得快,寶寶吃得慢”,等等,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很多,也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感覺讓孩子體會“快和慢”,比如高頻率地“敲打”孩子的手,然后再明顯放慢速度,比較快和慢,從一個起點起步,走向終點,先到為快。

  要注意的是:1、大人和孩子做的應該是相同的事情;2、起點時間要相同;用結束的時間不同,讓孩子比較“快和慢”;3、“快和慢”的概念,一定要讓孩子在參與、感知以后,進行比較,而不是光聽到我們說“快一點,慢一點”。

  先理解什么是快,什么是慢,這是第一步。

  第二,怎么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媽媽讓我“快一點”。

  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典型的社會認知,本質上是孩子對人際關系認知,如果只是孩子一個人的行為,那么無所謂“快一點”和“慢一點”,之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快一點”,是因為孩子的行為的“快慢”,要和別人發生某種聯系,比如,我們要求孩子“快一點”系上鞋帶,是因為媽媽著急上班,沒有時間等了;我們要求孩子“快一點”寫完作業,是因為同學們都寫完了,慢了老師會不高興;我們要求孩子聽到鈴聲快一點走進教師,是因為慢了會影響班級體;我們要求孩子做事情快一點,是因為小時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不會快一點的話,意味著將來孩子長大了其自身的社會生存和適應能力會很低……

  也就是說,理解為什么要“快一點”,孩子必須具備一種思維能力,必須會聯系地看問題,必須懂得自己行為的快慢,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關系到別人,關系到自己未來的生存。這是一個難點,突破這個難點,仍然需要讓孩子感知,而不是只講道理。

  怎么讓孩子感知自己的快慢和別人的關系呢?一個6歲的孩子,早上起來洗漱非常慢,媽媽很著急,一邊催孩子,一邊替孩子做。后來,我知道媽媽每天開車送孩子去幼兒園,我告訴媽媽這樣做:先教孩子認識表的整點,起床以后,實際時間是七點半,當表針指向8的時候,媽媽要開車出門,如果你在表針指向8之前做完了事情,可以坐媽媽的車去幼兒園,如果沒有做完事情,媽媽不會等你,你要自己走路去幼兒園。說到一定要做到。中間需要不斷地提醒孩子“看看表針指到幾了”?孩子知道媽媽不會總是等著自己,直觀地感覺到了走路去幼兒園和做車去幼兒園這兩種不同的后果,為了能夠做上媽媽的車,洗漱的速度有很提高。如果”快和慢”的結果都一樣,孩子永遠不知道為什么要“快一點”。

  第三,前兩個問題解決了,如果孩子知道著急了,但是能力達不到的時候,給予輔助,讓孩子真實實現“快一點”,不要讓孩子干著急。

  到了這一步,就好辦多了。但是,我們要明白,沒有前兩步做基礎是不行的。我們如果看到了孩子很慢,要分析,到底孩子是哪一步出現了問題,有的孩子問題出在第一步,有的出在第二步,都的是第三步不行,要區別對待。我們干著急也沒有用。需要說明的是:無論什么程度的孩子,懂得做事情快一點,都需要走這三步,這是共性的規律。最難突破的是第二步:社會認知,理解“快和慢”與其它人的關系。

  注意,孩子動作速度提高了,其結果和慢哪里不同,有什么好處,一定給孩子回頭總結,強化,以后繼續鼓勵孩子做事能夠“快一點”。

  總結,當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要善于分解問題。目標是讓孩子做事知道、能夠快一點,但是,通向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準備一些條件,一一解決了,目標才能實現。

  怎么改變孩子做事的被動性?

  孩子知道起床以后應該去干什么,但是就是不主動去,需要聽到媽媽那句提問以后才去,這怎么辦?按照輔助撤銷的原則,可以建立這樣一個步驟:

  給指令:“起床以后去刷牙、洗臉”。孩子執行指令。鞏固一段時間。

  給提醒:“起床以后該做什么了?”孩子回答問題,執行指令。鞏固。

  給提示:“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給孩子看毛巾和牙刷。孩子行動。鞏固。

  撤銷語言:不說話,只給出孩子看毛巾和牙刷。孩子行動。鞏固。

  給手勢:用手指向洗臉的地方,或者指向毛巾等物品……

  按照這個原則,逐漸撤銷輔助,都撤完以后,孩子就可以主動洗臉了。每個環節需要多少時間,因人而異,每個環節還可以再細分小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