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幹預孩子與祖父母的關係

  祖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常常是做父母的感到頭疼的事。一般來講祖父母對孫子的關懷更多的是出于對天倫之樂的享受,不像父母那樣承擔很重的責任,因此他們對自己所表達的愛的方式不加考慮,對孩子教育的后果,更趨于嬌縱與溺愛。因此我們常常聽到夫妻同他們的同事和朋友談起只要有爺爺奶奶在,他們就無法管教孩子;只要將孩子送往爺爺奶奶家住幾天,回來后肯定“瘋”得不成樣子。

  克勞蒂婭的祖父母只有她這么一個孫女,對她自然是疼愛倍加。祖父母經常開車來看他們,一到假日便接她去紐約市家里小住一段。每次克勞蒂婭回來,都會帶回許多新玩具、衣服,而最令媽媽不愉快的是克勞蒂婭得到的零花錢。媽媽一直想訓練克勞蒂婭學會計劃購物,從她懂事起就限制給她每月的零花錢,媽媽希望她能夠學會安排這筆有限的錢,能夠使它得到最大最有效的用途,同時懂得克服一時的沖動,學會積蓄,從而能購買自己最最希望得到的東西。然而媽媽沒想到這個計劃被祖父母的慷慨所破壞。媽媽和女兒去商店購物,如果說她要買這個和那個,媽媽會提醒她:“你這月的零花錢所剩無幾嘍,而這只是月中。”克勞蒂婭不在意地說:“爺爺這次給了我一些錢,叫我自己買些東西,而且不夠的話,還可以告訴他們,等下次來看我們時給我帶來。”媽媽不作聲了,費了很大的勁才沒有表現出自己的惱怒。女兒又加了一句:“媽媽,你給我的零花錢數目太少,我去爺爺奶奶那里時,他們給我買很多我喜歡的東西,比你規定的總數大得多。”媽媽真的惱火了,一回到家就對丈夫說:“你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父母協助一下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起碼不要給我拆臺。”“怎么回事?”媽媽講了一遍在商店里的對話,爸爸回答說:“沒有那么嚴重。他們祖孫關系很融洽,雙方都很滿意這種關系,祖父母雖然要為克勞蒂婭花些錢,但這畢竟不是他們關系的全部,而且這也不是鼓勵她犯法吸毒的事,我們還是不要干預吧。”媽媽對丈夫的回答很失望,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這里我們仍然要強調孩子有權利發展與父母以外其他人的關系,而父母不應試圖控制這種關系的發展。我們都知道親情關系是最牢固的,誰也無法阻止隔輩間親密的關系,祖父母對孫子輩兒的愛是加倍的,有時他們把給兒女的愛統統加在孫子孫女們身上。祖父母雖然對克勞蒂婭過于慷慨了一點,以媽媽的觀點這不利于克勞蒂婭的成長,使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物質化,不懂得有控制地花錢。但這只是克勞蒂婭所接受的社會影響的一部分,我們不能隔斷她與社會的所有聯系,以保證她的教育的純潔性。況且克勞蒂婭與祖父母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愛的紐帶,是以父母的愛的一種補充。只有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孩子才能真正幸福成長。這里同樣存在著一個究竟哪一種教育方式正確的問題。媽媽認為應該節制孩子花錢,使她懂得限度,學會計劃,更主要的是不要認為自己想要的就能夠得到,不會受到外界的限制,而祖父母可能會想她的要求不過分,適當地滿足一下孩子的物質要求讓孩子意外地驚喜一下,讓她多得到一些未必就會腐蝕她、影響她的品格,而能讓她十分高興,花這些錢是值得的。母親的嚴格和祖父母的寬松哪一個對呢?可以說難以確定,或許他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補充的。媽媽的方式不是為了給克勞蒂婭一個絕對數目的概念,只是為了給她一個感覺,一個計劃的經驗。而以祖父母的援助,媽媽當然要想辦法將這個因素考慮到自己的計劃中,這也是我們教育孩子的一個現實,我們不是在真空中撫養孩子。

  每一代人對如何撫養孩子是有分歧的,這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個人生活的改善有很大關系。尤其在20世紀中成長起來的人,由于社會和巨大變動,人的思想也經歷了革新,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隔代人的差距甚大,自然會在與孩子的關系上表現出來,任何一方都不能強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也不能避免與他們的接觸,在某種程度上是各行其是。孩子與祖父母的關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改變祖父母的看法與做法是不可能的,不與他們來往也是有悖人情的,做父母的不能因祖父母對自己的小孩有些嬌溺,就心中不快或做出影響大家庭彼此感情的事情。只要彼此關系和睦,最好能夠互相溝通,在這里媽媽所能做的只是加強對某些有明顯缺欠的孩子的正面影響。在處理與祖父母關系上如何及時對抗不利影響又不破壞彼此感情和關系,需要不斷改進技巧與手段,但直接干預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