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寶寶

  很多研究專家把混沌未開的寶寶與學富五車的大科學家們相提并論,曾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還真是這么回事,探索欲望促使我“發現”和獲得知識的過程,確實與科學家是一樣的。

  每次洗完澡后,媽媽都用一條雪白的浴巾包裹軒軒。有一天換了干凈衣服,媽媽沒來得及把浴巾晾起來。軒軒在屋里走動,不小心踩在浴巾上,發現浴巾上留下了黑印。這是什么?她又踩了一腳,又一個黑印。干脆兩只腳都試試,果然兩個黑印。哇!太奇妙了!她接著踩、踩、踩……一會兒,媽媽過來了很生氣:“誰把雪白的浴巾變成了大花臉?”軒軒聽了媽媽的話卻高興地“咯咯”笑個不停。

  研究發現,嬰幼兒的知識并不是父母耳提面命傳授的直接結果,而是自己積極主動建構的成果。這就是說,任何外來的知識寶寶都不“認可”,只有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與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對上號”了才會“認可”外界教給他的知識。

  所以,孩子天生都有探索事物、研究問題的傾向。例如,媽媽剛剛警告寶寶:“不要往地上灑水,要不然地上就濕了。”果真是這樣嗎?那得試試看!于是,他“故意”往地上灑水,然后還在地上踩一踩,檢查地上是不是確實濕了。他可能要反復“實驗”很多次,最后發現是同一結果,他才會真正把這個“研究成果”定位為一個可靠的知識。可見,寶寶最初獲得知識是一個“研究”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工作。

  心理疏導策略

  1、把寶寶看成科學家而不是學生

  也許你很難把混沌未開的寶寶與學富五車的大科學家相提并論,但寶寶的“發現”和獲得知識的過程是與科學家一樣的。

  首先,他像科學家一樣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凡事愛探討個究竟,而不像普通成人懶于質疑和思考;

  其次,他不接受現成的知識,非得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反復嘗試才會真正認可,就像科學家依賴實驗、尊重事實、求得真知一樣;

  最后,他像科學家一樣善于“超越自己”,如果發現下次實驗結果與以前不同,他很可能就會推翻以前的結論。可見,父母好心灌輸的知識他基本上“不領情”,除非自己驗證出來可靠的成果。

  所以,父母不要過度“教”寶寶,要尊重他像科學家一樣獲得知識的過程。

  2、著重關注寶寶的探索過程而不是結果

  寶寶生而具有的這種研究熱情和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弱。雖然后來知識積累的速度和廣度可能呈幾何級數增長,但“研究意識”卻越來越淡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少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在觀念上把寶寶當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在做法上鼓勵他被動聽講、背誦和練習,在評價上聚焦寶寶獲得知識的結果,而不在乎他是否是通過優良方式獲得了這些知識。也就是說,不太關注寶寶的學習方式和過程。

  3、尊重寶寶玩耍即學習的方式

  沒有童心的父母總會認為寶寶在故意搗蛋,然后沒有一點回應地收起浴巾放進洗衣機里,或冷淡地看一眼說:“以后不許亂踩!”其實,寶寶的最初動機并不是搗蛋和破壞,而是探索。如果一個人漸漸成熟了,并也漸漸丟掉了童心,那他就是一個標準的成年人;如果一個人心智成熟了,并還保留住了童心,那他可能是一個很富有天分的成年人。例如畢加索,他雖然諳熟繪畫技能,但是未泯的童心成就了他的輝煌事業;例如愛因斯坦,他雖然精通現代物理學的奧秘,但是孩童般的想象力讓他走到物理科學的巔峰,他還深有感觸地留下一句曠世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可見,如果父母幫助孩子留住他生而具有的研究激情,實際上是幫他留住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4、為寶寶多提供非結構性的游戲材料

  像水、沙、泥都屬于非結構性的游戲材料,它們富于變化,沒有固定的形狀,是寶寶的最愛,最適合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愛干凈的媽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身“工作服”,讓他盡情地感知事物的特征,培養探究意識和想象能力。

  5、為寶寶的探究提供支持的心理環境

  例如維護和培養寶寶好奇、好問的好習慣,給寶寶充分的時間擺弄,不打斷他;不急著回答寶寶的問題,給他一個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和他一起嘗試研究;為寶寶解決問題提供充分的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