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開口,應引起父母的重視

  一個鮮活的例子,引人深思 

  某男孩的父親說:我的兒子樣樣靈,就是說話遲。開始不在意,心想男孩大概就是開口遲。兩歲多才開始說話,說的話難以聽懂。當時我們想小孩學說話總是由不清楚到清楚。于是,送托兒所讓老師教,回到家父母教。 

  到了三歲多還是說不清。我開始懷疑了,就帶孩子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檢查,結果是由于孩子的聽力有問題,使他不能聽到來自外界的、完整的語音,如:Z、C、S等高頻的音,他是聽不見的,同時他聽到的其他音也不準。這樣就造成他說的話,別人聽不懂。 

  后來在醫生的指導下,配上了助聽器,并跟著醫生練習發有關方面的語音。現在已經過3個月的訓練,他已經能夠發清楚好多語音(他的發音器官沒問題)了。 

  該男孩父親說:我工作很忙,但每周的矯治我總是要擠時間參加。我可以從醫生那兒學到方法,回家給孩子訓練。按照孩子現在進步的速度,我相信上學前能跟上同齡人。至于助聽器,我認為就象戴眼鏡的孩子,戴上后就與正常的孩子一樣了。 

  兒童的言語發展是隨著兒童整個生理發展而發展的,什么年齡該說話了,什么年齡能說詞了、句了,都有一個自身發展的軌跡。如果由于某某原因延緩或阻礙其發展,就會影響兒童一生的發展。父母要改變觀念,發現孩子遲開口或者說話不清楚的現象,要及時向有關醫生咨詢,尋求幫助。 

  據美國的語言病治療師介紹,在美國小兒不會說或不說,父母會想到是不是有病,絕不會坐等。因為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到了這個年齡就該掌握這個年齡應該掌握的東西。 

  小兒言語發展遲緩或者有障礙,在美國大約占三歲左右正常人群的百分之十至十五。我國剛剛重視這個領域的問題,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統計。 

  造成孩子晚開口、或口齒不清的原因 

  據有關專家學者說,兒童言語發展遲緩或者有障礙的原因比較多,也比較復雜,有些還在探索中,常見的有這樣一些: 

  1、缺少環境刺激或刺激不當。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將孩子交給老人、保姆看護。他們能給孩子溫飽,卻不跟孩子交流,不能有計劃地讓孩子聽各種聲音,孩子的言語功能發展自然較遲緩---開口遲、用詞造句能力低下; 

  有的家庭不和,關系緊張,激烈性語言多,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膽小、不安,正常的言語發展也會受到抑制;有的父母讓孩子背誦唐詩宋詞,而忽視與孩子進行以生活為內容的交流性的言語,以至孩子在簡單的生活交流中感到窘迫、而少言語。 

  2、孩子本身能力發展的問題。 

  比如:孩子在聽到外界的聲音或指令時,他的中樞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就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如叫一個兩歲的孩子把杯子遞給我,他會去找杯子而不是碗。假如他不知道去拿杯子,而拿了其他東西,有可能他不會把杯子的讀音與現實生活的杯子聯系起來。 

  同樣,問一位稍大一點的孩子:你的家在哪里?他會迅速搜尋已經在頭腦中的信息回答你,住在某區或某條街、某號,而中樞神經信息處理系統不太健全的,他會拿出剛才走過的路線回答你,往這里走,再往那里拐。 

  中樞神經信息處理的能力也屬于孩子本身能力的問題。所以,提高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的言語表達極有幫助。 

  3、聽、說器官的正常發育與否對孩子聽力及言語的影響。 

  孩子的口齒結構、軟腭發育是否正常;孩子的舌系帶有否粘連等等,都會對孩子的言語發展形成障礙。這些器官的發育問題,應有專門的醫生進行檢查、診斷和治療,然后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矯治。 

  4、與父母遺傳有關。 
  一般家庭中有晚開口情況,他的后代晚開口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有的是沒有原因的晚開口,到時就會說了。這種人在晚開口孩子中屬極少數。 

  總之,原因有多種且復雜。我們父母只要發現孩子遲遲不開口,或者只能發一兩個音節,與同齡人相比發展比較緩慢,就應該向有關醫生咨詢,尋找原因,爭取找一點得到幫助。 

  兒童學習語言和言語的最佳期和關鍵期 

  三歲前是兒童學習語言和言語得到快速發展的最佳期和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如果有言語發展的問題,也往往容易被父母忽視。 但是這個時期,如果發現了問題,并給予有效的干預,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到五歲兒童的語言發展,不但詞匯量增多,發音越來越清晰,而且組詞造句的能力也大大增強。這個時期兒童言語發展的差異容易顯現。如果孩子有差異,父母應該理智地去求助有關醫生,因為在這個時期給孩子必要的幫助、指導、矯治都是有效的。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才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果給五歲以后的患兒矯治,難度大,完全康復的可能性小。因為,過了兒童言語快速發展的時期,糾正起來較有難度;再加與同齡人發展水平的差距大,短時期想趕上,前景不容樂觀。 


  所以不要錯過兒童言語發展的最佳期和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