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兒學說話要耐心和堅持

  學說話,當然要從叫我“爸爸”開始。晚飯后,我抱著女兒外出溜達時,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女兒:“我是誰?”然后再自答道:“我是爸爸。”女兒眨著星星般的眼睛,詫異于我的表演。

  回到家里,我指著書架上的照片,又明知故問地問:“這是誰?”然后再把照片與自己比對一番,裝作恍然大悟狀,“噢!這是爸爸。”她也似懂非懂。

  臨睡前的游戲中,我指著她的小鼻子:“你是寶寶,”再指回我的鼻子:“我是爸爸。”怕她不明白,我一邊用食指在兩個鼻子間點個來回,一邊解釋道:“你是爸爸的寶貝,我是寶貝的爸爸。”她更是云里霧里了。

  就這樣,千萬次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后,有一次女兒跌跌撞撞地蹦出“爸——噗”。她不完美的發音給我留下的卻是完美的體驗和記憶。那一刻,比我拿到博士學位時還要激動百倍。我早料到,這般鍥而不舍地言傳身教總會有收獲的。

  這更倍增了我教女兒的信心和勇氣。女兒練習“哥”的發音時,因掌控不好咽喉部肌群的協調,很是掙扎了一段時間,而一旦駕輕就熟了,時不時地燦爛地叫一聲“哥”。當然,“不要”可是女兒無師自通學會的,這個用來表示拒絕或厭棄的詞匯,常常會伴隨著她搖手、扭頭以及斬釘截鐵的語氣一同出現,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我想可能是她從大人們“要不要喝水”,“要不要撒尿”等問話的頻用語法中自行揣摩出來的成果。

  可見,孩子們驚人的表現往往是對大人們愚拙想象力的無情諷刺。

  教嬰幼兒學母語,人們慣用“地毯式轟炸”的辦法。其實,語言是需要逐步積累的,累積到一定的時候,順口而來就成了一件易事。

  學前教育新資訊網采編(責任編輯:steve)
  來源:文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