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化教育,沒有考慮嬰幼兒的腦發育的特點

  提倡“神童化”教育,沒有考慮嬰幼兒的腦發育的特點,將小學的教育提前到幼兒園,將幼兒園的教育提前到0~3歲階段。剝奪了孩子享受大自然的權利,失去了通過感官接受刺激,儲存信息的大好時光。 

  我們知道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和大約9000億個神經膠質細胞組成,從胎兒3個月開始神經細胞迅速增長,每分鐘超過25萬個。人類新生兒是在腦未成熟的狀態下出生的,也就是新生兒的大腦還不能正常發揮功能。因此生后還要繼續生長發育,繼續完善大腦的功能。到一歲腦的重量已達到成人的1/2。0~3歲是人的一生中大腦發育最快的時候。

  神經系統發育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既有可變性又有代償性。所謂的連續性是指神經系統發育連續不斷,階段性是指神經系統在某一階段有其敏感期(或叫關鍵期),在這個階段應該完成的功能就應該完成,錯過了就可能終生難以彌補。所謂的可變性和代償性是指腦組織在受損壞后,在關鍵期內其它的腦細胞可以代替它的功能。 

  近來科學家研究,嬰幼兒腦組織的發育還離不開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和給予嬰幼兒各種刺激及教育機會。例如:我國明代朱棣奪取王位時,為了鞏固王位,又不遭天下人的議論,陰謀險惡,將建文帝的幼子關了50年之久,雖然每天供給食物維持生命,但是不讓他接受外界任何教育和刺激,而且環境單調。所以釋放時已成白癡。又例如:197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一個“人工野孩”吉妮,孩子出生時是正常新生兒,在嬰兒起也是正常的。但是從第20個月就被她的父親關閉在小屋里,無人理睬,孩子長到13歲才被發現救出。后來科學家對她進行了8年的教育和研究,最后認定:吉妮的大腦由于缺乏早期生活經驗熏陶和教育已經受到永久性的損害,不可能恢復。因為錯過了生活經驗發育的關鍵期,這種隔離發生的越早,造成的損害就越嚴重。也就是說在關鍵期內越早給孩子進行教育,孩子的大腦就越聰明,靈活。 

  孩子4~6個月是吞咽咀嚼關鍵期; 
  8~9個月是分辨大小,多少關鍵期; 
  7~10個月是爬的關鍵期; 
  10~12個月是站走的關鍵期; 
  2~3歲是口頭語言發育的關鍵期;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期; 
  2.5歲—3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 
  3歲是培養性格的關鍵期;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的關鍵期;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5歲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期;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關鍵期。 

  對于關鍵期,不同的人也不完全一致,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在腦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平衡性。 

  我們應該在早期教育中抓住關鍵期,為孩子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給予孩子符合大腦發育特點的各種刺激及教育機會,讓孩子的各種能力,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覺;知覺;語言都在相應的階段得到及時的發展。

  另外我們還要讓孩子去聽音樂會,去欣賞畫展,去看歌舞,去看體育技能比賽,去看動植物,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千姿百態的各種現象。通過他們的感知覺器官將聽到的,見到的,感知覺到的大量信息搶先注入到大腦里。使得大腦成為儲存信息的大倉庫,匯聚知識河流的大海洋。 

  學齡前的孩子應該有一個歡樂的童年,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去觀察世界,去體驗生活,促進想象力的發展,促進思維力的發展,啟發和誘導孩子的創新思維。爸爸媽媽們,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實施生動活潑的引導方法,因勢利導,循序漸進,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在人為的良好的情緒下,在玩中教,在玩中學,讓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那些倡導“神童化”的教育,認為3~4歲的孩子可以認識幾千個字,能捧著“水滸傳”,“三國演義”通讀。這樣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他們讀書的時候,既不明白書中的內容,也不全明白每個字的意義。他們被大人剝奪了歡樂的童年,大部分的時間被強制去死記硬背,培養成為機械的讀書工具。這樣的孩子可能短時間在某個方面似乎超常。但是由于他們沒有學習的興趣,缺乏進一步努力的欲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缺乏生活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經驗,他們會逐漸落后于同齡人。這種強烈的反差,又使之產生心理障礙,導致庸庸碌碌,沒有作為,影響了他的一生。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們的一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風,對于兒女寄托了無限的希望,這是正常的,可理解的。可是有的媽媽爸爸回顧自己走過來的道路,更希望自己一生中得不到的東西能在自己子女的身上得到補償。所以在某些輿論的宣傳之下,就容易盲目跟從,隨波逐流。一些父母的虛榮心作祟,造成攀比之風十分嚴重,惟恐自己落后。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在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是老師沒有象小學那樣教孩子學語文,數學,就會意見紛紛。人家的孩子學習鋼琴我家的孩子就也要學。人家的孩子學習英語,我也請家教教英語。人家的孩子學電腦我家的孩子也要跟上。完全不顧孩子的興趣和潛在的能力。這需要父母要正視自己,端正教育的態度。 

  只有我們父母用平常的心態來對待孩子,依照大腦發育的客觀規律,給予孩子相應的教育機會。我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在各個方面顯露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