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探索行為的4條錦囊妙計

  喜歡探索周圍環境的寶寶常常會帶給父母很多麻煩,因此,為了避免麻煩,不少父母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壓制寶寶的這種探索行為。但是,聰明的父母卻會順勢培養出一個小小“福爾摩斯”。

  小小“福爾摩斯”的故事

  西西在花園里玩耍,不小心將含在嘴里的奶糖掉落在地上。第二天,西西走到花園里同一位置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她前一天掉落的奶糖。西西尋遍了花園的每個角落,但是她的奶糖莫名其妙變得杳無蹤影。西西覺得很奇怪,奶糖被誰吃了呢?是小鳥?小蝸牛?小螞蟻?還是別的小動物?或者是旁邊的小草?……

  西西再次將嘴里的奶糖吐在花園的地上。她蹲在奶糖邊,仔細地觀察。小鳥、小草、小樹苗……西西能夠想到的吃她奶糖的這些小竊賊都毫無動靜。她有些不耐煩了,于是決定到別處轉轉,隨后又不甘心地回到奶糖旁邊。哈哈,終于找到竊取她奶糖的小壞蛋了。原來是小螞蟻。西西蹲在旁邊饒有興致地觀察著。螞蟻越來越多,連成線,連成片……西西沿著螞蟻爬來的方向繼續尋找,終于找到了螞蟻洞。一整天,西西都有事情可做了,她一會兒看看奶糖,一會兒看看螞蟻洞,不斷冒出新念頭,又不斷在觀察中否定自己,或者肯定自己。她像個小小福爾摩斯,探究著周圍的一切。

  環境回應促進寶寶的探索行為

  喜歡探索周圍環境,幾乎是寶寶的天性,從出生那天起,寶寶就對周圍的一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他們還沒有語言能力,卻有很多方式來和周圍的世界交流。如,哭泣就是一種最早出現的,將自己的需求信息傳遞給父母的交流手段。哭泣是嬰兒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方式,嬰兒的哭泣有不同的模式,可以表達嬰兒不同的需要,敏感的父母可以很快辨別出嬰兒的不同哭聲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餓了、生氣、撒嬌,還是疼痛或不舒服。

  如果嬰兒的哭泣引起成人的注意,并得到及時的反應,哭泣就會成為嬰兒有意獲取與父母溝通的手段。能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的環境叫做“回應性環境”,這種回應性環境對嬰兒早期的心理發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鼓勵嬰兒更加積極地探索周圍的環境,并在不斷探索環境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他的好奇心和活動能力便得到培養和加強。相反,如果缺乏這種回應性環境,嬰兒發出的各種信號,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嬰兒就會陷入一種“無助狀態”,并因此獲得一種消極的經驗,即周圍環境是無法控制的,于是他會逐漸放棄對環境的探索,表現出冷漠、被動和退縮行為,變得反應遲鈍,發育緩慢。

  因此,父母需要為嬰兒提供一種回應性環境,即一種能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和動作做出及時回應、刺激豐富的環境。如,對嬰兒的哭鬧和其他不適信號及時做出反應,經常與嬰兒說話、逗樂,給嬰兒抓取玩具或改變物品的位置的機會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嬰兒的興趣、信心和探索能力將不斷地得到發展。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的這種探索行為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如果能好好保護寶寶的這種天性,并對寶寶的探索行為給予正確的引導,寶寶就會在探索過程中掌握很多探究事物奧秘的竅門,父母就能為寶寶開啟一扇智慧之窗。

  寶寶探索行為發展進程

  0-3個月

  這個時期,寶寶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生理反射功能決定,因此他關注的重點是他自身。例如,寶寶喜歡在自己眼前晃動雙手、玩弄自己的手指等等。

  4-12個月

  隨著寶寶視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任何在他抓取范圍內的東西都成了他努力探索的目標。此后,在各種障礙物中爬行、聆聽自己制造的各種聲音、躲貓貓和玩小球、往地上扔東西等等,這一切就成了他探究周圍世界奧秘的有趣游戲。

  1歲以上

  隨著寶寶記憶力和推理能力的發展,他們開始喜歡做各種帶有假想推測性質的游戲,這些游戲幫助他們獲得更多有關周圍環境的寶貴經驗,并逐漸學會了如何控制自身及周圍的事物,為調動他們探索周圍世界的積極性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這種探索行為促使他在行動、心智、溝通上取得長足的進步,也更激發了他探索整個環境的欲望。于是,寶寶不斷地把自己向前推進,成為一個快樂而活躍的探索者、資料收集者與各項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促進探索行為的四條錦囊妙計

  1、及時發現并誘導寶寶的探索行為

  寶寶一些看似淘氣的行為其實就是他努力探索周圍世界的體現。

  比如,媽咪給寶寶端來了牛奶,而寶寶此時手里正拿著一只塑料小球,他可能會頑皮地將小球扔進牛奶,觀察小球掉入時牛奶濺出的情景。看到牛奶濺到桌面上,他可能用手指蘸著桌面上的牛奶往嘴里送,也可能繼續將其他的物件扔入杯中,以此來驗證他的推測。寶寶還可能在牛奶中加入果汁、食鹽、冰塊,或者任何他能想到的東西,來繼續他的探索行為。當發現寶寶有這樣的行為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浪費了牛奶或者弄臟了衣物而輕易地阻止寶寶的探索行為,而應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寶寶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探索。比如,父母可以為寶寶準備更多的材料,讓寶寶嘗試,也可以為寶寶提供更多探索的線索,讓他做多方位的嘗試。

  2、通過提問誘導寶寶的探索行為

  無論和寶寶一起做什么,父母都可以就當時的場景與情景提出一些問題,誘導寶寶對周圍環境與事物發生興趣,同時也通過父母有意創設的一些問題來引導寶寶掌握探究事物奧秘的方式與方法。

  比如,冬天的時候,和寶寶一道用盆到外面裝一些雪或者冰塊回來,讓寶寶猜猜冰塊放在溫暖的房間里會發生什么現象。不必告訴寶寶答案,讓他自己去探索。當寶寶發現冰塊融化,一點點變成水,問問寶寶,冰塊或雪融化的原因。如果寶寶回答不出來,父母可以進一步引導寶寶思考:房間里跟戶外有什么不一樣?把盆里的水繼續放到戶外又會怎樣?用瓶子或者塑料袋裝上水放在冰箱里凍上又會怎樣?經過多次這樣的反復,在父母那些問題的引導下,寶寶一定能發現冰與水,水與冰之間轉化的奧秘。

  3、呵護寶寶喜歡提問的特性

  每一個為什么都是寶寶對事物的原由或目的的想象,每一個怎么樣都是寶寶對事物發展過程與機理的思考。當寶寶問為什么時,父母往往可以隨口解答,但當寶寶進一步探求事物之間的關系而提出為什么時,父母的回答就要慎重一些了,最好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深入淺出地給予解釋,甚至有些問題可以暫時不給出答案,而僅僅提出一些建議,讓寶寶自己去觀察和動手驗證。

  有條件的話,可多給寶寶創造些親身體驗的機會,如在節假日帶寶寶出去旅游,引導他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在睡覺前,父母可以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讓他們看一些畫冊、幼兒讀物等,并從中提煉出一些問題,讓他思考解答,開闊寶寶的眼界。

  4、引導寶寶通過觀察與嘗試去探究事物奧秘

  學會細心地觀察事物是寶寶探究事物奧秘的基礎,親自動手嘗試則是寶寶化解內心疑問、探索事物發生和發展變化之間因果關系的可靠途徑。

  比如,在外面觀察小螞蟻,父母不能只停留于讓寶寶觀察小螞蟻在干什么,而要引導寶寶觀察螞蟻活動的其他細節,比如螞蟻搬運食物時會齊心協力朝著一個方向運動,當然也有的小螞蟻會朝著相反的方向使力,但是當發現自己的錯誤時,它們會及時修正自己使力的方向。為寶寶準備一個放大鏡,可以讓他看到更多小螞蟻活動的細節和小螞蟻的身體特征等等。如果寶寶想要了解小花小草怎么用“嘴”吃飯,可以為寶寶準備幾個透明的玻璃瓶,將一束白色的花插在裝有不同顏色液體的玻璃瓶中,觀察白色的花束發生的變化。將帶根的小草插在一只玻璃瓶中,再將一棵去掉根的小草插在另一只玻璃瓶中,讓寶寶觀察它們之間的區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