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孩子,讓他們自然生長

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作為家長的您,是馬上跑過去扶起孩子,還是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

  很多家長可能會選擇去幫助孩子,甚至在孩子哭泣的時候說著:“都是地不好,摔疼了寶寶。”以此來讓孩子停止哭鬧。長此以往,孩子將在很長時間里都學不會自己走路,學不會自己去承擔責任。路就在腳下,孩子得學著自己去走,不能永遠依靠著父母;父母在此時能夠幫助孩子的,真的只有鼓勵和加油,因為你真的不能替代孩子走好所有的路!

  路,要靠孩子自己走

  蒙特梭利說過的一段話:“成人在用自己的行動代替兒童的行動時,并不是在兒童的心理上幫助他們,而是在兒童所喜歡由他自己做的所有活動上代替了。”成人阻止兒童自由地行動,因此他本人成為兒童自然發展的最大障礙。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開拓精神,能夠成為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會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讓他們認識到勞動的價值。他們讓孩子自己修理摩托車,到外面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出外謀生。

  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兒子失業后,不靠父親的權勢,而是自己找工作。

  我國古代杰出文人鄭板橋先生也說過: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不算是好漢!

  風雨之后見彩虹

  有的家長把孩子當作生活的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采取種種辦法來限制孩子的活動。這也不行,那也不準,對孩子包辦代替,一味嬌寵,使孩子沒有機會親自體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風險”。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便不知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孩子不是溫室里的花朵,要經歷風吹雨打才能成長得更加堅強。有一首童謠是這么說的:“一根藤結兩西瓜,一個小,一個大。小的趴在綠葉下,生怕太陽曬著它,嬌生慣養不運動,長來長去長不大。一個瓜,個兒大,沐浴陽光笑哈哈,電閃雷鳴都不怕,風里雨里長得快,變成一個壯娃娃”。這首童謠很形象地說出了:植物要在經歷磨難后,才能生長得更好的樸素真理,正應了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風雨過后,才會有彩虹。

  孩子的成長也不例外,只有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孩子才會長大;孩子也只有在經歷了種種挑戰之后,才能更好地應對社會上的各種挑戰。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獨立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家長應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1、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沒有責任心的孩子永遠長不大。孩子脫離家長扶持的過程,就是他自己逐漸強壯、逐漸獨立的過程。對父母的依賴越小,孩子自己的責任就越重;孩子的責任心越重,他就能越快地學會獨立,學會成長。

  2、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

  家長可以要求孩子獨自去上學,而不是每天勞神勞力地去接送孩子。要求孩子多跟外界接觸,讓孩子在外面學會應對風險和挫折,學會自己獨自一人處理問題;而不是把孩子關在家里,什么事情都幫孩子處理好,讓其在面對問題時如瓷娃娃一樣易碎。

  3、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學會自我決策

  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里,家長都應該放手讓孩子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打掃自己房間的衛生,與同學有爭執時學著自己處理。碰到問題時讓孩子自己決策,從小讓他自己有這種獨立的意識去決定某一個問題,將來他也就有能力決定自己人生的發展。

上一篇:食物變玩具,寶寶智力節節升

下一篇:信任是對孩子的一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