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談錢你該怎麼做

有句古訓: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得以成功的重要品質。您能注意到從小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為了教育孩子節儉,您采用了大多數家長的傳統做法,即告訴孩子“家里沒錢,要省一點。”然而事實證明,靠這樣簡單的口頭說教,孩子是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的。

  首先,雖然您教導孩子的重點落在后半句話,即“要省一點”,而孩子卻將重點落在了前半句,即“家里沒錢”。于是,他的理解就是因為沒錢,所以要省一點,而如果家里有錢,爸爸媽媽和我就不用節省了。這也正是他把別人的錢拿回家的原因。所以,教導孩子節儉,僅僅告訴孩子“家里沒錢”不是最好的辦法和切入點。

  其次,在孩子對“錢”尚無概念也無實際經驗的情況下,以沒錢為理由告訴孩子要“省一點”,孩子是知半解的。他不能真正理解錢的價值,也就不能真正領會“用錢”和“省錢”之間的關系。

  所以,要使您的節儉教育奏效,您還得改變教育策略。既然您已經跟孩子談到了“錢”的問題,那么就不妨放開跟孩子談談

  1、讓孩子認識錢幣。

  帶領孩子學著認識錢幣,可以從認識硬幣開始,根據孩子認數能力的發展再逐漸加八對5元、10元等紙幣的認識。不僅要讓孩子知道錢幣的面值,而且還應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比如,乘公共汽車的時候,您可以讓孩子去投幣箱投幣,您也可以帶領孩子去逛超市,讓孩子知道不同面值的錢可以買不同的東西。

  2、讓孩子了解錢是從哪里來的。

  讓孩子知道:錢是人們通過辛苦勞動獲得的,現在自己家里的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勞動得來的,等你長大學會勞動的本領了,你也可以靠勞動賺得錢,而別人的錢也是別人辛苦勞動的成果,別人也需要用這些錢去買他們生活所需的物品,所以隨便拿別人的錢是不應該的。在孩子認識到從別人家拿回5角錢是錯誤的行為后,您可以陪同孩子一起把錢還給別人并向人家道歉。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別人不會在乎這5角錢而不讓孩子去還錢,畢竟這涉及孩子的誠實和知錯就改的問題。您如果擔心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可以事先和那位小朋友的家長溝通好,向他們解釋清楚孩子是因為不懂錢的由來,也尚未完全建立所有權概念的情況下拿了錢,所以請他們在孩子登門道歉的時候避免使用“偷竊”等詞語,并以原諒的態度對待孩子。

  3、結合生活實際教孩子懂得取舍。

  孩子認識錢幣,并已經懂得錢與購物之間的關系后,您可以進一步讓孩子明白,花錢必須合理,必須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圍內。現在自己家里錢不多,所以必須的東西才買,可買可不買的東西不買,要省著一點花。當然,如此說教,孩子不太會明白,您可以在平時買東西的時候帶著孩子,讓他在實際生活中體驗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