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流行為孩子買書壓歲

  “女兒:在去年你學習成績有明顯長進,爸爸媽媽希望你在‘鼠年’繼續努力贏得‘好運’,爭取考上心儀的重點大學。”農歷大年初一早上,成都石室聯中的高三學生婷婷一覺醒來,發現枕頭下面的“紅包”不再是往年的“壓歲錢”,而是身為高校教師的父母對今年即將面臨高考的她的一番祝福“贈言”。

  據調查,今年春節期間,成都一些家庭開始以贈言或買書的方式為孩子“壓歲”,尤以教育界、科技界的家庭居多。對此,有關專家指出,這種方式固然讓“老習俗”變換成“新花樣”而折射出一種時代進步,但適當少量給孩子點“壓歲錢”也并不是一件壞事,如何引導孩子用好“壓歲錢”才最為關鍵。

  婷婷的父母與記者相識。他們說,中國人習慣在春節期間給孩子壓歲錢,其主要意義是長輩對晚輩長大一歲的祝賀,表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成長的期待。但對于現在家庭經濟已經比較充實的他們來說,再往“紅包”裝一二百元壓歲錢已無多大意義,況且孩子平常需要什么都已得到了基本滿足,所以改為“贈言”或多為她買點書,恐怕對孩子意義會更大。

  婷婷也告訴記者,其實往年無論爺爺奶奶還是叔叔阿姨給她的“壓歲錢”,她最后都上交父母“保管”,因為正在讀書的她并不需要那么多錢。

  除贈言“壓歲”外,還有些家長則是以“贈書”方式給孩子“壓歲”。初四下午,在人頭攢動的西南書城,記者不期遇見一位相識的學生家長。他說,今年就根本沒有給孩子什么“壓歲錢”,但卻給孩子許了個愿:帶他上書店,他想買什么書都行,以此希望他來年多長知識,以后也能像自己一樣成為科研工作者!

  手里捧著一摞書、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在旁邊說,他很樂意爸爸媽媽以這種方式為他“壓歲”!

  當然,也有些孩子對這種“壓歲”方式并不認同,有的甚至還表示出反感態度。“不表示就算了!”家住四川大學的初三學生李小軍對記者說,父母平常間對他希望和囑咐就說得夠多了,有時聽得都使人感到膩了!如果現在還要在發給你的過年“壓歲”紅包里以贈言或贈書來替代錢,他寧可不要!

  “對孩子來說,錢還是最為方便開支的工具!”四川省社科院前不久專門在一家幼兒園作了包括游戲機、衣服、小人書等“你最喜歡的物品是什么?”的調查,結果讓調查者都感到吃驚:幾乎所有小朋友還是在最后一欄的“錢”上劃上了個“鉤”。對此,該院社會學家胡光偉研究員指出,春節期間,適當少量給孩子發點“壓歲錢”,也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在于如何幫助孩子樹立合理的理財觀念,用好這筆承載著父母和其他親人們來年祝愿和希望的“身外之物”。(記者高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