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讓玩,後果很嚴重

  調查顯示,52.2%的人由于小時候被壓制不能玩,上大學或者長大后出現了“反彈”,開始大玩特玩。

  2008年3月初,北京某重點大學大一學生周超在寒假結束返回校園時,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身得解放!”新生的青澀褪去,也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的節奏。他開始體驗和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

  從大一第二學期,他不光加入了足球隊、籃球隊,對魔獸、征途、CS等網絡游戲也樣樣著迷。每天平均有四五個小時在打游戲,有時候整天憋在宿舍里玩游戲或聊天,餓了吃片面包或者叫個外賣。

  “反正天高皇帝遠,父母老師都看不見。再說我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任務,考上了重點大學,也該好好犒勞自己一下了。”周超有些報復似地說。

  近日,被評為“最牛憤青教授”的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在一次演講時說到,中國學生上大學后沉溺網絡,盲目戀愛,是因為小時候沒機會玩造成的。

  這番熱辣言論自然引起無數爭論。中國孩子的童年真的如此壓抑?孩子到底該不該玩?

  4月14日~18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教育頻道聯合開展的一項在線調查(1155人參加)顯示,45.8%的人感覺高中以前偶爾能玩得比較開心,多數情況下提心吊膽玩不好,19.9%的人感覺沒時間玩,52.2%的人由于小時候不能玩,上大學或者長大后出現了“反彈”,開始大玩特玩。

  “我不想學!我想出去玩”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說起彈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挑冰糕棍兒這些游戲,人人都有一肚子的經驗和美好回憶。可是,今天的孩子還有幾個能享受到這些老游戲的快樂呢?

  今年已經6歲的博雅聽記者說起這些游戲,羨慕地直搖頭。

  “媽媽今天讓我學鋼琴,明天安排我學英語,后天又帶我去畫畫,反正一會兒也不能讓我閑著。我其實什么都不想學,我想出去玩!”博雅哼哼唧唧,撅著嘴跟媽媽做著這樣的反抗。

  博雅的媽媽馮女士也很無奈,現在很多重點小學招生都要求有獲獎證書、考級證書,你不學能行嗎?

  據零點研究咨詢集團2007年5月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4~12歲的城市兒童都過著忙碌的“上班”生活。在4~10歲的兒童中,51.6%的人上了課外學習班或是特長班,其中近三成上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課外班。在10~12歲的兒童中,“上班”的比例達到61.9%。

  四川教育學院王彤副教授認為,家長應改變心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讓他快樂,把孩子當做容器,一味填鴨未必能給他帶來快樂。

  本次調查中,31.1%的人感覺自己童年沒有玩夠是由于父母不允許,27.2%的人認為是學習太緊張,沒有時間玩,13.5%的人是因為老師不允許。

  據各種調查顯示,學習壓力過大及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成為孩子們童年不快樂的主要原因。41%的孩子認為壓力來自老師,31%的孩子認為壓力來自父母。

  當問到你曾經想玩什么被父母阻止過時,參與調查的公眾給出的排名依次是:看電視(33.9%),玩電腦或網絡游戲(30.2%),跟小朋友一起玩傳統的戶外游戲(16.0%),玩什么都受限制(10.3%),參加打球等體育活動(5.7%)等等。

  “游戲其實不是玩”

  周超說自己現在如此“墮落”,是因為小時候被壓迫的太厲害造成的。

  他上小學時就迷上了足球,每次他想出去踢球,都得軟磨硬泡地哀求媽媽的批準。媽媽大部分時間都不會通融,原因就是怕影響學習。

  “你不好好學習怎么考高中?考不上高中怎么考大學?不上大學哪有好工作?”周超對媽媽當年這一連串的質問頭疼不已。有時候他也會以扔書、不好好吃飯等方式進行抗爭,但基本上沒什么作用。

  “我唯一的興趣,在跟他們一次次的激烈交鋒后都被扼殺了,更不要提去玩別的什么了,從小到大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他們的字典里只有‘考大學’這三個字。”周超至今說起來還有點兒憤慨。

  調查顯示,22.1%的人認為孩子該玩的年齡就應該讓他們玩,不能過分約束,52.2%的人表示由于小時候被壓制不能玩,上大學或者長大后出現了“反彈”,開始大玩特玩的現象。

  “中國的傳統教育使很多家長抱有這樣的想法,玩就是浪費生命,早點開始學習是件好事。多學點將來才會有出息。”有參與調查的網友這樣留言。

  調查中,當問到小時候有沒有因為貪玩被父母批評過時,49.1%的人表示偶爾有,42.9%的人則是經常有,只有8.1%的人表示從來沒有。

  鄭強認為,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出現荒廢學業、玩物喪志的情況,是由于超量灌輸知識極大地挫傷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摧殘了孩子到大學后的發展潛力。18.4%調查參與者贊同鄭強的觀點。

  “孩子們簡直快樂的不得了!”有一次,中國傳媒大學文藝學專業的王韶華副教授和幾個家長帶孩子去原始公園玩,他們給螞蟻找家,去喂牛,跟牛打招呼,摘花摘草,玩老鷹捉小雞等好多簡單的游戲,玩到很晚很累,都還不想回來。讓家長們沒想到的是,如此簡單的游戲,孩子們竟然可以玩得這樣開心。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撰文《怎樣做父母》,告誡父母要讓孩子有玩游戲的時間,不要剝奪孩子玩游戲的權利。游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歡兩件事,—件是吃,一件是玩,玩比吃還重要。

  他認為,小孩可以從游戲中得到許多新的體驗,這也幫助他們體驗學習的過程。如果家長重視孩子的游戲,讓他們充分游戲并予以良好的指導,提供有利的游戲環境和材料,那么不僅使快樂伴隨著幼兒的童年生活,更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游戲其實不是玩,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給孩子自己作選擇的權利

  中國傳媒大學數字電視專業的研究生趙斌告訴記者,他高中時的文科成績在班里排前3名,理科只排30多名,但是文理分科時,父親堅持讓他選了理科。父親的理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同時,他的父親還認為,只有搞技術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文科的東西都是華而不實的。

  “我復讀了一年,才考上山東理工大學。想當初有些文科成績不如我的同學,都考上人大這樣的名校了。”趙斌語氣中略帶抱怨,也許學理科掙錢多,可這不是他想要的。現在,他每天閱讀文科類相關書籍的時間與做試驗的時間差不多,相對來說,他更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不是搞技術。

  在本次調查中,32.5%的人認為應該適當讓孩子自己作出一些選擇,給他們一定的自由,26.9%的人表示父母應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

  我國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不要在孩子不感興趣或者還沒有能力理解的時候,讓他做任何不感興趣的事情。”這個道理到現在為止,也只有一部分父母明白。

  國家象棋大師謝軍曾在12歲時與媽媽進行過一次嚴肅的交談:“你很喜歡下棋,對嗎?”媽媽問她。小謝軍從沒見媽媽這么嚴肅過,有點兒害怕,但依然點了點頭。

  “那好,你要記住,既然你選擇了下棋,今后,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那一年,謝軍面臨著要么去棋隊走專業棋手的道路,要么繼續上學放棄下棋。她想上學更想去下棋,因為只要往棋盤前一坐,她就會無比暢快、興奮。

  可以說,謝軍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與媽媽尊重孩子的選擇密不可分。

  如果當年媽媽硬逼著謝軍讀書,壓制她對國際象棋的愛好,那么,現在我國就少了一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一種規則,但是這個規則的樹立不能讓他感到痛苦。”王韶華舉例說,比如早上孩子不想起床,你放他喜歡的音樂,他可能就會高興起來。久而久之,孩子適應了,規則也有了。

  王韶華還認為,從心理學角度講,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但是必須平等的環境。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不能站在一個大人的立場,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想他現在希望得到什么。 (實習生 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