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玩具過剩嗎

  家里有很多玩具,可是孩子卻視若無睹,總是貪戀柜臺里的那一個;
  新玩具僅僅“受寵”幾天,然后就被永遠地打入冷宮;
  家里的玩具已鋪天蓋地,孩子仍一臉茫然:我玩什么呀?
  ……
  問題出在哪兒呢?

  案例:

  力力的爸爸媽媽信奉“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相信玩具能給兒子帶來快樂和知識,讓兒子變得聰明,所以,他們給力力買起玩具來毫不吝嗇。他們家里就像一個玩具店:積木、拼圖、車模、遙控車、變形金剛、各種球類……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堆滿了客廳、臥室和櫥柜。來的客人無不驚嘆:“力力真幸福啊,有這么多玩具!”

  其實,大部分玩具都是剛買回來時玩過幾次,等新鮮勁一過,力力就再也不摸它了。讓他去玩玩具時,他會反問:“我玩什么呀?” 越來越多的玩具成了家里的負擔,又占地方又要收拾,有時媽媽實在看不過去,就說:“力力,這些玩具你還玩不玩?不玩我就放陽臺上了。”力力竟頭也不抬地說:“不玩了。”看著堆成山的玩具,爸爸媽媽只得搖頭嘆息:“浪費啊!”

  分析:

  乍一看,擁有這么多玩具的力力應該很知足了,至少他該是每天沉浸其中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嘛,哪個不愛玩具的?”但結果卻不是如此,力力偏偏不太在意這些玩具。究其原因,是力力的玩具太多了,多到過剩了,使他對任何玩具都不感興趣了。

  那么,孩子對玩具的需求究竟有多少呢?我們做了一個關于“家長給孩子買玩具的動因”調查,結果顯示:

  ▼“孩子要求的” ——占52%;
  ▼認為“適宜的玩具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占23%;
  ▼“平時工作忙,買玩具是為了陪孩子,也算是對孩子的一種補償” ——占15%;
  ▼“別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占10%

  可以看出,在買玩具的動因上,“家長要買”同“孩子想要”的比例相當。

  那么,玩具到底該不該買呢?

  孩子要玩具多是求新鮮,并不是在理性地認識了玩具的各種功能和益處之后決定的,當他看著玩具說“我要”的時候,大多并沒有實質上的需要,因為對孩子來說,物質的東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想想我們小的時候,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度貧乏的時代:火柴叫“洋火”,汽油叫“洋油”……別說玩玩具,就連玩具這個詞我們都未聽過,但物質的貧乏并沒有妨礙我們度過一個幸福的童年,踢自己縫的毯子、打自己折的紙牌、玩泥巴、抓石子、上山捉螞蚱……個個健健康康、無憂無慮。雖說時代變了,現在的孩子已沒有了我們當年那樣可以放開玩的環境,比如城市里的汽車多,社會治安不好。雖是如此,但孩子的心理卻和我們當年是一樣的,就是需要自主、需要伙伴,而對物質的需要并不強烈。

  所以,玩具不應該用來搪塞孩子,父母需要做的是,給孩子更多精神上的營養。

  建議:

  在孩子的玩具問題上,您可以試一試這么做:

  1、玩具要少而精。

  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選擇適合的玩具,否則,即使孩子哭鬧也堅決不答應。兩三歲后,孩子已經顯示出了一定的性格特征,有了他自己對某種玩具的偏愛,如有的孩子成了小車迷,有的孩子喜歡玩積木……這時可以順著孩子的偏愛買一些玩具,因勢利導,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另外,也可以針對孩子的弱勢,以玩具引導和矯正孩子的發展,如為多動的孩子選擇棋類、拼圖,為安靜的寶寶選擇過家家等角色游戲的玩具……所以,為孩子選購玩具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尺度,關鍵是對自己孩子要有充分地了解。

  2、拓展玩具的玩法。

  和孩子一起研究玩具的玩法,鼓勵孩子一物多玩,開發新玩法,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比如,一套保齡球還可以讓孩子練習數數、按顏色分類、球柱可以當成娃娃家的“雞腿”,游泳圈可以練習鉆、滾、爬,促進感覺統合;讓孩子隨便挑選幾個玩具編故事,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另外,拆裝玩具、修理玩具,都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好機會,當然,這需要家長極大的耐心和一定的創造性。

  3、妥善處理過剩的玩具。

  比如,把多余的玩具捐贈給兒童福利院,以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拿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交換著玩,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送給鄰居的小朋友,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小伙伴;跟孩子一起對玩具進行分類,讓他自己擬個時間表,按一定的時間把各類玩具交替著拿出來玩,以此培養孩子的分類能力(一種很重要的認知能力)、時間觀念、管理自己的能力。

  4、 展孩子的社交圈子。

  一個再好再精致的玩具,也比不上一個好朋友,所以,不要局限于讓孩子關在家里玩玩具,要多帶孩子出去玩,鼓勵他多和小伙伴玩,這樣才能帶給他真正的快樂。

  思考:

  力力這樣的例子在今天已絕不是少數,尤其是在城市。顯然,過多的玩具并不會給孩子帶來預期的快樂和發展。三餐和零食花樣繁多、天天都有新衣服穿、玩具和圖書多得足以開商店……孩子們卻不快樂,沒有感動,沒有欣喜。這是不是很可怕?!我把孩子們的這種心理現象叫做“物質厭煩癥”。

  我認為,過于豐富的物質供給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害的。因為——

  ★ 在眾多的物質包圍中,孩子往往無從選擇,無所適從,乃至心生煩躁。

  ★ 太多的物質滿足蒙蔽了孩子的好奇心和進取心。

  心理學認為,人一定要有某種缺失感,才會產生需要,通俗地說,人只在“沒有”的前提下才會“想要”,但如果什么都有了,就沒有需要了,那就沒有了欲望,沒有了動力。這個道理其實并不難懂,老人不是常說嘛,“飽了吃蜜蜜不甜,餓了吃糠甜如蜜”。是自己想要的并且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東西,才會體驗到擁有的快樂與滿足,孩子也是一樣。

  ★ 總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所有的東西,助長了孩子的任性,使孩子形成“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錯覺,不知父母工作的辛苦和艱難,成了不知珍惜、不懂感恩的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不過二代”,您想過嗎,慣于“拿來主義” 的孩子長大時會成為怎樣的一代?這并非杞人憂天,因為良好的行為習慣、人格品質,都始于幼年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