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官發育從抓物品開始

  以一種個體存在的方式而從宇宙中分離了出來,這使嬰兒發現:我受到限制了,同時也喚醒了個體特征的意識:這是我,那是別人。由此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關于相互關系的問題。


  我對別人而言意味著什么,別人對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我們之間處于怎樣的關系?同時對自身局限性的感覺也意味著:盡管我想,但我不可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另一方面,我還不能獨立地到我想去的地方,我還需要幫助。


  對自身局限性的認識讓人自然地產生了對自由的向往。這種對自由的向往包括交流的需要(誰想要自由,誰就必須能夠暢所欲言),對于發展自身能力的好奇和努力。與世隔絕意味著不自由。自由就是一種與別人有關的意識狀態。


  對于自我和非我的發現強烈地喚醒了去體驗自己與他人有何不同之處的愿望,激發了我們天生的好奇心。


  大約八周后,嬰兒能有意識地而不是反射性地去抓物體。


  兒童一旦能夠抓其他東西,觸摸物體,把它拿過來,放進嘴里,他的效能感就會提升:我能夠自己感受其他東西!


  1、大腦的發育


  科學研究發現,剛出生時人類的大腦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出生后的最初四個月內大腦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一些新的認知能力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就發展起來了。在大腦發展的這段時間里,游戲規則得到訓練,形成了實際值和理論值的比較標度。


  為了達到一種目標,這一機制該如何運作,以減少實際值和理論值之間的差異?在大腦通路形成的這幾個月中,嬰兒需要接受盡可能多的刺激,應該積累大量的經驗。大腦的構造、它的通路和神經纖維都會受此影響。不僅以后的智力與此有關,而且發展的可能性和選擇性也變得輕而易舉。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嬰兒發展早期的經驗范圍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頁 上一頁 |1|2 |下一頁 最后一頁 [ 共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