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坦然面對困境

  孩子渴望順利和成功,但他也需要挫折和失敗,喜怒哀樂,少了哪一種體驗都會造成他心理上的“營養不良”——


  當孩子遇到麻煩時,你是一個箭步沖上去,撐起用愛筑就的保護傘為他遮風擋雨,還是忍住“幫孩子一把”的沖動,給他一個品嘗挫折的機會,讓他自己走出困境?


  5歲的綿綿聰明伶俐,和同齡的小伙伴比,學習和自理能力都顯出優勢,不怎么讓父母和老師操心。但最近綿綿有個不好的苗頭—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立刻就把不高興“寫”在臉上,甚至大發脾氣。比如下飛行棋,只能贏不能輸。她擲骰子的時候時常會耍點小花招:冷不丁地瞄上爸爸媽媽一眼,趁其不注意飛快地擺出一個“6”,以便自己一次走得最遠;要是碰巧擲了個“1”,立刻抓起骰子:“這個不算,重來一次!”如此“用心”的結果,是她幾乎每次都歡呼自己得了第一;偶爾敗北,便大呼小叫著“不行”、生氣地一把將棋推倒不玩了,或者臉憋得通紅、滿臉淚水地纏住爸爸媽媽再玩一遍、兩遍、三遍……直到她贏了才心滿意足。


  如果你6歲的孩子在新年聯歡會上表演出錯,你希望他會有怎樣的表現?是“以后再也不上臺表演了,免得當著那么多小朋友的面出丑,”還是“我只不過事先沒有排練或偶爾粗心罷了,如果我好好準備,超過別的小朋友絕對沒問題!”或許你會覺得孩子持第二種態度是在說大話,但他的坦然和自信絕對比持第一種態度的孩子更為樂觀和勇敢,也更容易戰勝自己。如果父母能成功地引導孩子認同第二種態度,使其長久地保持“我一定能把困難戰勝”的熱情和信心,激勵他努力再努力,那么父母無疑是給了孩子一種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將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財富。


  讓孩子坦然與挫折攜手


  失敗乃成功之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都是磨煉孩子毅力和意志的運動場,是成長的催化劑。人們對待逆境所產生的反應能力高低,決定了其逆境商(即AQ,AdversityQuotient)高低;而他們對挫折所采取的不同態度,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AQ高的人在困境面前能自我激勵、知難而進;AQ低的人則容易被小小的挫折嚇倒,甘心放棄,最終一事無成。在智商差不多的情況下,逆境商對一個人的人格完善和事業成功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身為父母,可不能錯過操練孩子的逆境商這一課。


  ●好處一:挫折是生活中的別樣陽光。如果孩子在受到意想不到的外力沖擊時能迅速反彈起來,表明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力量。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會讓他感受成就的快樂,獲得自信和探索的勇氣。正是這種勇氣和自信使他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能以這種積極的心態應對隨時出現的問題,遇事不慌。


  ●好處二:當孩子確認自己已經走入了一條死胡同時,嘗試另辟蹊徑的結果很可能是柳暗花明。因為,屢戰屢敗之后,他比較容易發現和糾正自己的錯誤。


  ●好處三:經過逆境的打磨,孩子慢慢學會逆事順辦,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形成堅持和執著的品性,為人生中的種種困境罩上希望的光環。


  避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身為父母,你的某些做法是否無意中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并助長了孩子的“輸不起”?


  行為偏差一:自己先經受不住失敗


  孩子的表現:5歲的溪溪因為緊張,在才藝寶寶大賽上表演小提琴時3次“卡殼”,沒拉完《C大調小奏鳴曲》就哭著跑下臺,聲稱以后再也不表演了。


  父母的態度:溪溪爸媽又急又氣:“在家里不是拉得好好的嗎?怎么一上臺就全忘了?你真夠笨的,這么多天都白練了!還有臉哭?!”


  錯誤在這里:在一些父母看來,孩子的成績就是大人的“臉面”—好了臉上有光,不好就丟人現眼。所以,一旦孩子犯錯或遭遇失敗,面子上先掛不住的恰恰是父母自己。父母希望孩子在挫折面前有很好的表現,自己卻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的失誤、接受失敗的現實,指責、埋怨甚至挖苦,這只能給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層陰影、加速孩子的自暴自棄,使孩子誤以為失敗是可恥的。正是父母的“壞”榜樣,造就了孩子的“輸不起”,并直接導致了孩子逆境商指數低。


  這樣做效果會更好:明智的做法是不以成敗論英雄,平和、坦然、一分為二地面對失敗,讓溪溪對問題的癥結一目了然。比如先肯定她的成績:“這支曲子開頭和中間段落你拉得都不錯。想想看,你是第一次當著這么多老師和小朋友的面表演,心理緊張是很正常的,萬事開頭難,以后多有幾次這樣的機會你就慢慢適應了。”假如溪溪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在下次登臺之前,媽媽干脆告訴她:我們的目標只是“試試”而不是“成功”;即便是一次失敗的努力,也能從中有所收獲。這樣,孩子就會輕松許多。當然,媽媽不妨親自組織幾場家庭音樂會,規模從小到大,觀眾從家人延伸到小朋友、大朋友……有了這些表演經驗做鋪墊,相信日后溪溪就不再怯場了。


  行為偏差二:能干媽媽養育出“無能”孩子


  孩子的表現:星期天早上,4歲的毛毛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自己的小被子平鋪在床上,可無論是先折橫邊還是先折豎邊,疊出的被子還是長不長、方不方,一點也不規整……


  父母的態度:“你這么小,哪疊得了這么大的被子,媽媽來弄!快去玩吧!”話音未落就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


  錯誤在這里:面對孩子遇到的大小麻煩,父母耐心的指導比簡單的包辦更能讓他享受到干好一件事的快樂,這也是孩子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動力。引領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自己碰到的各種難題,如果父母的幫助讓孩子感到自己的無能、對未來失去信心,并喪失嘗試和努力的欲望,這絕對是對孩子巨大的傷害。


  這樣做效果會更好:對毛毛的主動表現,媽媽應顯露出極大的興趣:“我們的毛毛都能疊被子了,真了不起!”對他疊得如何先不做評價,而是和他商量:“毛毛和媽媽一起疊一次怎么樣?”征得同意后,媽媽再將操作的技巧傳授、演示給孩子,一次、兩次、三次……當毛毛也能疊出方方正正的被子時,他所獲得的興奮感、成就感,是媽媽代勞時所體會不到的;而此時孩子獲得的另一個重大的發現是:做很多事都不是順順當當一下就能做好,但只要肯學、愿意想辦法,很多難題都能迎刃而解。當孩子誤以為自己走投無路時,最需要父母幫助點燃心中的希望,看清自己的潛力。父母的任務就是讓孩子明白,困難不等于絕境,關鍵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難嚇倒。要從困境中找到一個出口、獲得比較圓滿的結果,這個過程是孩子戰勝自己的過程,也是提升他逆境商的最佳時段。


  行為偏差三:面對挫折不知道選擇“幽默”


  孩子的表現:6歲的默默被飛奔而來的自行車撞倒,小腿骨折。最初幾天,他經常疼得大哭大叫;傷勢平穩之后,他又因練習走路時腿部疼痛而不愿下床,甚至大發脾氣。


  父母的態度:看著兒子痛苦的樣子,默默媽內心的悲傷一攬無余地寫在臉上:孩子哭她陪著哭,孩子不哭了她的淚水還在眼睛里轉悠。


  錯誤在這里:盡管身臨逆境,孩子卻往往摸不清挫折的“底細”,需要依據父母的態度來猜測和判斷。父母的情緒直接傳染孩子并起著明顯的導向性的作用。默默媽的態度容易使默默對挫折的理解蒙上一層灰暗的色彩,因此,要指望孩子迅速振作起來,默默媽的態度先要改變。


  這樣做效果會更好:以幽默詼諧的姿態和輕松的心態應付困境,這樣做能減輕傷痛的指數。比如,在默默重新站起來一瘸一拐地學走路時,媽媽不妨模仿默默走路的樣子,開玩笑說:“這條傷腿給我的禮物可不一般呢!如果不是身負重傷,我怎么有機會嘗嘗走路深一腳淺一腳的滋味兒。嗯,以后單位排演小品,我一定得申請扮演一個腿有毛病的人。默默看媽媽走得像不像?”陰沉的氣氛頓時被媽媽的詼諧驅散。如果父母曾經有過與孩子相似的遭遇、失敗或者尷尬事,坦然地說出來,孩子會從你的故事中了解“不幸、失敗總是難免的,它們會讓人很不舒服,但山不轉水轉,只要努力就會有所改變,有時還會壞事變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