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起,嬰兒就用母語啼哭

  對于世界各地那些被折騰得沒法睡覺的父母們來說,寶寶的哭聲聽起來都一樣。但按照科學家們的看法,事實并非如此: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就在用父母所說的語言啼哭。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稱,一項對60名嬰兒開展的研究表明,寶寶們早在咿呀學語之前,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就開始學習語言了,并且他們的啼哭聲可根據他們的母語來辨別。

 

  法國寶寶的哭聲一般為升調,而德國寶寶多為降調。研究人員稱,這恰好與法語和德語各自的聲調特點相一致。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凱思琳·威爾姆克和她的法國和美國同事們共同開展了此項研究。她稱,嬰兒“能夠發出不同調子的啼哭聲”,而且哭聲的音調往往和他們在母親肚子里所聽到的語言的音調一致。

 

  威爾姆克的研究小組錄制了60個健康嬰兒在出生三天至五天時的哭聲。其中30個寶寶出生于說法語的家庭,另外30個出生于說德語的家庭。

 

  在《現代生物學》期刊上發表的這項研究揭示了嬰兒啼哭聲調的明顯差異,這一差異正基于他們的母語。

 

  此前研究表明,胎兒在母體內的最后三個月能夠記住外界的聲音,尤其是音樂和語言。聲音模仿研究也表明,寶寶從出生第12周開始就可模仿成年人說話時所發的元音。

 

  威爾姆克的研究小組稱,他們的研究表明,母語對寶寶的影開始得“極早”,并證實了嬰兒的啼哭是專門和母親進行交流的最初的嘗試。

 

  研究人員寫道:“嬰兒往往會努力模仿母親的行為,以引起母親的注意,加強與母親之前的聯系。因為母親說話的聲調是嬰兒最容易模仿的,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音調的模仿開始得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