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使用:從依賴到恐懼

  羅小姐的兒子僅10個月,由于感冒咳嗽,她抱著孩子前往上海某三甲醫院就診,醫生給她開了三天的抗生素。她犯了愁:“不是說感冒不用吃抗生素嗎?到底要不要給小寶寶吃呢?”

 

 

  為了這三天的藥,羅小姐開始了打探之路:當天再次前往另一家兒科特色醫院掛專家門診進行求證;隨后又托醫生朋友打聽該不該吃。多方打探以后,她才放下心來,給孩子用了三天的藥。

 

  類似羅小姐這樣的謹慎,現在越來越多,在日前召開的2009上海新華兒科呼吸國際論壇上,專家們表示,這部分父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一個極端,從依賴抗生素走向了恐懼抗生素,其根本原因仍在于人們對抗生素并不了解。

 

  高知人群警惕心漸重

 

  對于抗生素逐漸產生恐懼的多集中在高知識人群,尤其是“海歸”。“這部分人群正在逐漸多起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內科主任王瑩說。王瑩很高興看到這部分父母的變化。她說:“臨床上,濫用比恐懼更為可怕。”

 

  新華醫院兒科主任朱建幸教授的看法與王瑩相似。但他認為,在慎用抗生素的教育中,科普尚不規范,只讓人記住了藥的危害,而沒有讓眾人了解到其中的原委。

 

  羅小姐非常害怕抗生素給孩子造成不良反應,但她的確不知道什么時候該用藥,什么時候不該用?“醫生應做更加詳細的解釋。”

 

  病人和家屬并不愿意一知半解,但很多時候求教無門。

 

  醫生的診療態度將影響就醫行為

 

  朱建幸坦言,回答病人疑問最好的地方應該在門診,但實際上,很多醫生沒有能夠做到,更糟糕的是,醫生們的行為往往會產生誤導。

 

  “醫生的態度和進行治療的行為方式,往往會影響到患兒父母的下一次治療。”朱建幸有一次在門診看到了以下場景:

 

  有一個孩子吃了三天抗生素后,仍然未見好轉,父母再次帶著孩子來就診。門診醫生看了一眼后說:“三天沒好啊,那這個藥沒什么效果,就換一種吧。”

 

  “這句話的后果是,下一次孩子生病時,父母會自然而然放棄第一種抗生素。”換藥其實是要證據的,醫生們應向家屬作出解釋。

 

  醫生們的職業行為和態度其實比任何科普宣教都更為有效。遺憾的是,現行醫療制度只是警示醫生不要犯錯,但卻沒有對正確的態度和細節加以引導和教育。

 

  兒童藥品數據少之又少

 

  除了醫生的解釋不到位外,兒童藥品生產的現狀也造成了患者的疑惑。在國外,人們非常習慣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是抗生素類藥品。可國產藥對于兒童用法的指導和說明是非常粗略的。

 

  王瑩說:“兒童用藥臨床前的研究非常薄弱。”一部分國產藥只在說明書上寫有兒童酌量減少的字樣,但具體該減多少,卻未予說明,具體會出現哪些狀況,也未有詳細的解釋。

 

  “含糊帶過”是大部分廠家慣用的策略,國內兒童臨床藥物試驗幾乎很難開展。此外,兒童藥物的不良反應報告也低得出奇。上海藥物監測不良反應中心常務副主任杜文民認為,不是孩子沒有不良反應,而是醫院不報,廠家不管。

 

  在現代醫學理念中,沒有數據,沒有證據,就等于沒有發言權。孩子們臨床用藥實際上只能依靠不同醫生的臨床經驗。父母們的迷惑似乎還不得不持續較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