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晟:兒子是孩子群的Boss

rong>  父親:郭晟 阿斯頓·馬丁北京總裁

  兒子:Kevin 10歲,會三國語言

  Point:不牽引更不牽絆,讓他自己看世界

  如果在慈善派對上,你看見一個小紳士流利地用德語、英語、中文和大人們交流。那你可以上去招呼他一聲:Kevin。如果你在北京某個胡同,看見一個男人和一群孩子興高采烈地蹬自行車,那么很有可能就是Kevin和他的爸爸——阿斯頓·馬丁北京總裁郭晟。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身為阿斯頓·馬丁高管的郭晟,他和孩子的相處,卻不像財務報表、時間管理這一系列精確慎重的名詞一般讓人敬而遠之。在他看來,家長并不是老師。爸爸其實是和孩子同齡的,因為孩子降生他才當上爸爸的。父親和孩子一起成長,互相傳遞喜悅,共同感知幸福。兩個人在一起開發意想不到的新自我。

  這一對父子,在某些時候,像哥兒們,比如拍照時郭晟隨意搭在Kevin肩膀上的手,在游泳池里和兒子一起嘻嘻哈哈地打水仗。在另外一些時候,他默默地像個父親,作為一個總裁,每天的忙碌自是不必說,可即使這樣,他也不會犧牲晚飯時間——那是他的家庭時間,和兒子一起吃過晚飯后,父子倆一起做做手工,組裝玩具、拼好車模,直到十點,他把兒子哄睡著之后,再悄悄出門,留兒子在香甜夢鄉,自己繼續出去工作。看上去,郭晟對孩子似乎很寵溺,Kevin和同學打架被請到校長室,他也不會去管太多,說這是孩子們的事。10歲的Kevin現在已經有“女朋友”了,他笑嘻嘻說“愁死我了”。但更多的細節體現出,郭晟對孩子,是“無為而治”,他不為孩子勾畫未來藍圖,而是讓他建立自己的世界。

  從小在國外生活的Kevin現在就讀于一所國際學校,他喜歡成龍,把成龍的照片帶到學校去,自豪地告訴朋友們:“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美國孩子并沒有羨慕地瞪大眼睛,而是拿出一張奧巴馬的照片……讓孩子擁有多元化的觸角,是郭晟一直身體力行的標準。郭晟會常常帶孩子去各地旅行,英國的街頭、美國的迪斯尼當然讓Kevin興奮,但郭晟的旅游行程里并非只有溺愛和讓孩子興奮這一環。他會特意為孩子設計旅游線路——去年去了拉薩,體驗藏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態,看到破舊的教室、衣不蔽體的同齡孩子們;今年隨李連杰壹基金去汶川,參觀地震遺址,感受社會共濟的氛圍。

  所以,當問及Kevin“你幸福嗎”?和許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不一樣,他肯定地回答:我很幸福。因為父親一直以來對他的教育,與成績無關,和世界觀有關。這當然包含對理解幸福的定義:溺愛不是真正懂得愛,能給予孩子,并不是最偉大的,讓孩子懂得該為了什么而去付出才是更重要的層面。郭晟并不擔心孩子的成績,但會從細節處教育他對人的尊重。他和孩子可以相處成哥兒們一般的感覺,可父親的威儀依然讓孩子很聽話。他不會體罰孩子,但會用別的方式讓他知道自己錯了。有次Kevin連續丟了兩件防寒服在學校,郭晟罰兒子兩個星期不許玩電腦,Kevin真就連鍵盤都沒摸一下,無論老爸在不在家。有時候保姆會對孩子開玩笑似的說:“別聽老師的。”他會制止保姆再說類似的話,因為孩子必須懂得什么是應該尊重的。郭晟的父親在北京的時候才是最有趣的,隔代親讓 Kevin并不太聽爺爺的,但郭晟會告訴Kevin:爺爺說話你要聽。你得聽你爸的,我得聽我爸的!

  他和孩子有一套一模一樣的西裝,黑色的緞面幽幽發光,是父子間最默契的呼應。他會穿上這套西裝,和孩子一起去參加好朋友成龍、李連杰的聚會,牽著Kevin的手一起邁入宴會廳,然后和自己的朋友聊天,讓Kevin去發掘應該屬于自己的朋友。現在的Kevin,是孩子群里的Boss,他會組織孩子們一起騎自行車,從東直門一直騎到朝陽公園,這時候的郭晟,如果有時間,會和孩子們一起玩兒;如果忙,就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快樂玩耍。

  給孩子自由空間,培養他獨立的人格,多渠道開闊眼界,樹立榜樣從旁指導,一般的家長能做到這些已經覺得自己是煞費苦心,一定要孩子以一個高大全的成就來回報自己。那郭晟呢,他是不是也為Kevin的未來設計了遠大的構想?其實他并沒有規定線路,孩子愿意做什么,隨他的愛好,但做NO.1,是他和 Kevin一致的要求—— “打高爾夫,要成為泰格·伍茲;開賽車,要成為舒馬赫!”

  TIPS:

  1. 你心目中好父親的標準是什么?

  答:無論多忙,都必須有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管陪孩子聊天還是玩耍。

  2. 你會刻意樹立自己成為兒子心目中的榜樣嗎?

  答: 會的,有了他我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其實并不用特別刻意地說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讓他注意到自己是怎么做的,他就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