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孩子,五千年來最難教

人動不動倡導培養情商,所謂情商無非就是伶俐反應快、“會來事兒”,說實話,這是一種很實惠的價值觀,這也同時是一種引導人心卑賤的價值觀。

  “我們現在面臨的孩子是整個中國5000年歷史上最難教的,因此家庭教育的難度必須認真地對待。”——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東華先生主講《中國家教存在的危機》時如是說。他還說,歷史上看,中國家庭教育培育出的人才很多,比如傅雷培育自己的兒子傅聰,胡適的父親在胡適3歲時就教他認字。古代就更不用說了,唐宋八大家沒有多少是富戶出身,都是家庭培養出來的。

  另一位從事青少年成長教育的宋承昊先生也說過,當代孩子的教育問題,首先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父母沒有自己穩定的人生價值觀——宋承昊先生的話,大致可作為王東華先生的注解。 

  子游問孝,孔夫子說:如果說孝僅僅是供養父母吃飯,那牛馬畜生也會。孔子說的是要用誠敬之心去奉養。用在教育上,道理相同:有生育繁殖能力即能生孩子的,畜生也會,因此,能生孩子未必會教育孩子,因為教育是需要價值觀支撐的。而現在的父母乃至上一輩父母,由于文化的斷裂,價值觀被震得普遍凌亂不堪。人們常說教育人要健康向上,向上是什么意思,就是人格向上,也即古人所說的培養士君子之風。這一點就在當今許多為人父母那兒遇到了身體力行的抵抗和消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鼠竊狗偷、昏夜乞憐、忍辱茍且,不可能教育、影響孩子以健康向上的人格。今人動不動倡導培養情商,所謂情商無非就是伶俐反應快、“會來事兒”,說實話,這是一種很實惠的價值觀,這也同時是一種引導人心卑賤的價值觀。

  現在的父母不教育孩子清高、不教育孩子向往士君子,普遍教育孩子如何將來能在社會上競爭并力爭占上風,即普遍實踐著狼性教育。問題是當人們普遍教育子弟求實惠、會來事兒、厭棄清高等等的時候,卻沮喪地發現,教育的車被人們自己推進了泥坑。成了王東華先生所說的:5000年來最難教的。當然,現在的父母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面臨的另一個巨大的對抗力量,就是社會信息對孩子的塑造,父母本身就是社會信息塑造而成的,還要面臨對孩子進行社會信息的分揀和選擇,自己又不具備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很麻煩、很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