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們暫定社會上有三類家庭,一類家庭是富貴家庭,一類家庭平常人家,一類家庭是貧困家庭。富貴家庭物質條件優越,高檔消費,不在話下,而且有很好的社會地位;平常人家奢華不起,但是有事也能應付,不需要出門去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貧困家庭,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柴米油鹽經常斷,應付生活和發展的必需依然吃力。我們要討論的是家境的差異對孩子意味著什么,三類家庭對孩子的發展各有什么利弊。

  富貴的家庭好處在于它可以給孩子一個很好的起點,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在孩子的發展中不時地助上一臂之力,可以給孩子做人的底氣,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大的抱負。這樣家庭走出的大人物,不僅功勛卓著,且身心和諧,多有回饋感恩之心。比爾。蓋茨,列夫。托爾斯泰就是這樣的典型。

  而這樣的家庭的不利在于非常容易讓孩子形成“寄生人格”。這些家庭的孩子一出生面臨的就是溫柔富貴鄉、花柳繁華地,沒有生存的壓力,不知求生的艱難,想要的東西太容易得到,身邊的人都抬著臉看他們的家世,從而很容易讓他們好吃懶做,貪圖享受,沒有奮斗的動力,做事不踏實,做人不謙恭,高不成,低不就,形成紈绔子弟的作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清朝的八旗子弟到后來的高干子女多是這樣的作派,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是一方領導,到最后自己退休了就靠自己的人脈為孩子找個工作、尋個出路。

  平常人家的好處在于他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境不足以讓孩子寄生,不足以讓孩子脫離自我奮斗,又為孩子的生活和發展可以提供必要的條件。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恰當的自尊心、自我意識以及積極的人生設計。這類家庭走出的人才是最多的。

  平常人家的弊端在于讓孩子“小成即安”,平庸度日。也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環境,讓他們產生“差不多就行了”“不比別人差就行了”的潛意識,這類家庭走出的人才雖然是多,但是高級人才卻非常少。

  貧困家庭的孩子與上面兩種大有不同,他們一出生就面臨著壓力和缺失,不僅是物質的匱乏還有社會的尊重。“體面、風光的生活”,“像一個人物一樣活著”是這樣家庭大多孩子終生的愿望,超越貧困無告的窘境是他們奮斗的動力。人進取的動力有兩種,一種是   ,另一種是“缺失性動機”。后者可以產生巨大的張力,這樣的張力會讓人在困難、挑戰和機遇面前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他們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更刻苦更努力更愿意付出更富有彈性,從而貧寒子弟經常創造奇跡。這樣的例子歷來被廣為傳誦,無需在此列舉。

  貧困家庭的劣勢也很明顯。真正“從奴隸到將軍”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情況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作為社會的底層,他們缺乏尊重、關注和發展的機會,觀念得不到啟蒙,缺乏足夠的教育條件……以至于孩子們沒有自尊心,卑卑怯怯;缺乏發展機會,疲于奔命,高危勞作,微薄收入。上一代人沒有發展的機會,也就不能給孩子創造發展的機會,從而形成了惡劣的代際循環。

  那么,什么決定了三類家庭中的孩子的發展呢?或者說三類家庭如何趨利避害呢?我的回答的是:教育。我們不能說教育是萬能的,尤其是對那些赤貧家庭來說,但我要強調的是教育的樞紐作用。也就是說,在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下,教育可以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發展是否是積極的。

  比如,富貴家庭從小讓孩子尊重別人的勞動,讓孩子知道依賴父母的財富是讓人羞愧的是,不滿足任何孩子超出他所需要的物質要求,要求孩子力所能及的幫助家人做事,創造機會讓孩子接觸真正的優秀的人以便于其樹立精神的榜樣;比如,平常人家平時生活節儉,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卻不惜代價,從小寄予孩子較高的要求,杜絕輕易的滿足,以懶惰和懈怠為恥,盡早建立孩子強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孩子對自己有要求、有計劃;比如,貧苦人家的父母,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有尊嚴的去做,都高要求得去做,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時時懷有感恩和進取之意,盡力的創造機會豐富孩子的閱歷和見識,用自己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激勵孩子向上之心。

  簡單來說,任何家庭的孩子都有機會,只要他們的父母有教育的本事。這個本事既包括教育的觀念和知識,也包括教育的技術。孟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