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待產包多數物品用不上?

  多數準媽媽們在寶寶出生前就計劃著要為寶寶買東西,畢竟有備無患嘛,于是網上,商場里各種待產包清單就應運而生,但據“過來人”介紹,很多東西根本用不上。


  奶瓶、毛巾、濕紙巾、洗衣液、奶瓶刷、消毒鍋……購物清單上的寶寶出生“待產包”和產婦月子中所需物品多達幾十項,準媽媽們早在生產前幾個月就懷著滿腔熱情到各大商場購買,稍不小心就砸進幾千乃至上萬元。近日,記者走訪多位媽媽,她們建議:“孕婦買東西別沖動,‘待產包’里太多東西用不上,花了不少錢可能買回一堆‘廢品’。”


  為了“萬無一失”啥都買回家


  許小姐的預產期在明年1月份,剛進入10月,她就開始上網尋覓“待產包”清單。待產包中,包括寶寶出生后和產婦月子期間的日常用品。不到一日,許小姐就尋了數份待產包清單,這些待產包清單很多都是洋洋灑灑幾千字,大到嬰兒床小到棉簽,無所不包,品種繁多。


  想著即將有一個小生命來到身邊,許小姐不由得興奮起來,拿著購物清單奔忙于各大商場和網上商店中。不知不覺,不到一個月時間,她就砸了近萬元在寶寶的用品上。許小姐所購買的物品中,從嬰兒床、床上用品、嬰兒車、衣物、洗滌用品、奶瓶奶嘴、玩具等等近百樣,僅大大小小的奶瓶,她就買了十多個;安撫奶嘴也挑著款式買了幾個;買了價格昂貴的恒溫調乳機(保持水溫在接近人體溫度的恒溫狀態可隨時沖調奶粉)、消毒機;連寶寶洗澡睡覺時的玩具也買了十多樣。甚至,她在大家的建議下還買了不少藥品,其中就有被主管部門公布為假冒藥品的“苗嶺潔膚霜”。為了購買寶寶的用品,許小姐下足了功夫,還專門跑到香港掃了一次貨。


  母嬰產品多 商家催人忙


  預產期同樣在明年1月初的王小姐告訴記者,她在醫院產檢時,有不少人給她發家政公司的廣告宣傳冊。這些宣傳冊中,就有各種各樣的準媽媽采購清單。在這些清單中,所需物品多達數十樣,品種繁多琳瑯滿目,真是把人看花了眼,有許多是她想也沒想到的東西。


  準媽媽鄧小姐介紹,不僅寶寶產品繁多,孕產婦的產品也是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孕婦到了孕晚期肚子大重心靠下,有托腹帶幫忙托肚子;產后恢復身材,有收腹帶;準媽媽怕母乳喂養時會疼,有乳頭保護器……甚至,產婦還有月子專用的擦腳油!


  記者在商場里看到,有不少商場的嬰兒用品專柜,也有類似的采購清單懸掛在商場內,或者有自取宣傳冊。在嬰兒用品專柜中,其中僅奶瓶,就有玻璃的,塑料的;寬口徑的,標準口徑的;大小不一的;奶嘴有一到兩個月的用的,三個月到半歲的用的;有硅膠的,有仿真的;有扁的,有圓的……不少準爸爸和挺著肚子的準媽媽一頭霧水地在柜臺前詢問售貨員:這奶瓶要買多少個?這個奶嘴有什么區別?……售貨員講解半天,準爸爸媽媽們也拿不定一個主意,只好說:“哎,都買回去一些吧,都不知道買什么才對。”


  多方打聽再采購 別做購物狂


  記者登錄一社區論壇網站發現,不少準媽媽升級為媽媽后,都在論壇里發帖提醒后來人,切勿沖動購物,把用不上的物品買回家。


  家住龍崗坂田萬科四季花城的任女士已經是一個4歲女孩兒的媽媽,在升級為媽媽之前,她也曾沖動地把一堆用不上的物品買回家。她說,迎接寶寶到來要準備的東西大致上差不多,但也因人而異,“順產和剖腹產不同,是否準備母乳喂養也不同。比如有的媽媽要母乳喂養,奶瓶奶嘴就未必需要準備那么多。再則,在不同的醫院生產也不一樣,醫院是否會為母嬰準備衣物和日常用品、準備多少也各不一樣,孕婦在生產前,都應該針對各自不同的情況準備物品。”任女士說,大多數媽媽最容易多買的是衣物、進口的洗滌和洗護用品等,“其實,寶寶長到三個月時個子已經完全不一樣,有的準媽媽一下子給新生兒買了十幾套衣物、鞋襪帽子,到后來會發現好多一次也沒穿過就拿去送人了。”


  已經是一個兩歲女童媽媽的徐小姐介紹,給寶寶買東西,“用不上的先不買,用得上的別買多”,遵循這一原則,就可以做一個理性的媽媽了。像許多準媽媽,早早就給寶寶買了牙刷、牙齒固定器、安撫奶嘴等等,其實,相當多的物品可以等到寶寶需要的時候再買。“商家推廣產品總能說出使用該產品的好處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自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