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不合”新生兒出生後全身大換血

 

  一名剛出生兩天的新生兒,由于與母親的稀有血型不合,引起嚴重膽紅素超標患上溶血癥,誘發黃疸一直沒法退去,險些丟了性命。為了挽回孩子的性命,只有3公斤的嬰兒換了600毫升的血液,相當于一個新生兒全身的血液。15日,記者從青島市兒童醫院了解到,目前該名新生兒已出院。

 


  近日,青島市兒童醫院接診一名剛剛出生兩天的嬰兒,體內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30毫克膽紅素,嚴重超標,非常危險。


  誘發這名嬰兒嚴重出黃疸的原因是,嬰兒的母親是稀有RH陰性血型,而嬰兒則是RH陽性,嬰兒出現溶血反應。經過近8個小時的尋找,醫院找到了與這名嬰兒血型一致的血液。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換血,嬰兒脫離了危險。


  兒童醫院副院長單若冰說,這種病例非常罕見。漢族人RH陰性血型只占0.4%,極為稀有,而這種血型的孕婦,非常容易引起嬰兒溶血癥。


  “RH陰性血型的孕婦,在生第一胎時,就容易引起孩子患上溶血癥,而如果以后繼續生產,孩子得溶血癥的幾率將會更高。”單若冰建議,這種血型的婦女,在懷孕中期,就應到醫院做相應檢查,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新生兒溶血癥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國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數,Rh血型不合者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統等少見。

  病因
  當胎兒由父方遺傳所得的血型抗原與母親不同時,進入母體后即會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導致溶血。

  在ABO系統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數比A型及B型的人數多:A抗原較B抗原的抗原性強,故母O型,胎兒A型者得病機會多。ABO溶血癥可發生在第一胎,與母體曾受自然界中類似A、B物質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體有關。Rh溶血癥的免疫抗體,只能由人類的血細胞作為抗原刺激而產生,在分娩時胎兒紅細胞才進入母體,則除有輸血史者,罕見第一胎即發病。我國絕大多數人為Rh陽性,故Rh溶血癥在我國少見。

  癥狀


  本病癥狀之輕重差異很大,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癥狀較Rh血型不合者輕。病兒常于生后24小時以內或第二天出現黃疸,并迅速加重。隨黃疸加深可出現貧血、肝脾腫大,嚴重者發生膽紅素腦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時已有嚴重貧血,可導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腫、甚至死胎。